分享到微信
“算不过来账”
囿于愈发严苛的信贷管控,保障房贷款这一大块“蛋糕”在商业银行内部引发了不同反应。一位大行高管介绍:信贷部门欢迎,风险部门回避。
信贷部门倾向于“保障房贷款政府号召的,最终出了问题必然会有政府埋单”,有一种“与其贷款到其他高风险的平台项目将来自己挨板子,不如贷款支持政府的行为”的想法。而风险部门则“避之惟恐不及”,只要政府和监管当局没有明确发出免责声明,就不能对相关风险掉以轻心。
上升到管理层,一位市场意识较强的银行高管表示,在财政投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贷款支持保障房,“算不过账来”。
前述大行发达地区分行长进一步解释说,由于监管部门对贷款主体的自有资本金有严格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即使想要参与贷款,面临一定的政策障碍,除非明确表示,保障房建设贷款可以不考虑自有资本金比例。
前述负责人并称,由于目前贷款规模有限,整个信贷市场供不应求,商业银行为了达到上市公司的盈利目标,也必然会追逐利润较高的项目,而保障房贷款不仅风险大,而且综合定价难以令人满意,所以不少银行兴趣不大。
银监会也已发出明文规定,“仅允许(融资平台贷款)在有偿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适度新增”。
不过由于平台贷款的分类和余额界定已令不少商业银行头疼不已,所以在规模受限的情况下,多数银行都不愿意继续在平台贷款上“泥足深陷”。
“无论是平台贷款,还是房地产开发贷款,都是监管重点示警的领域,加之商业银行的逐利本性,大家都不愿意把有限的贷款资源向保障房项目倾斜,即便是一些地方政府控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前述分行长直言不讳。他的看法也代表了不少基层金融机构的心声。
上述银行高管也不松口,称在财政支持和配套措施真正落实之前,商业银行不可能大规模“不计成本,无视风险”地支持保障房建设。
也并非所有机构都不喜欢保障性住房贷款。另外一家大行地方分行长对本刊记者坦言,就眼下来看,保障性住房贷款对银行而言,虽是缺乏保障的,存在种种政策障碍和经营风险,但银行也并非毫无贷款动机,在各类平台贷款中,只有保障房建设贷款基本没有政策风险,“如果不贷这个,贷什么?”
而且,“如果不能用平台公司来做,就找不到机构筹钱。比如,北京的保障房由北京市建委来组织实施,但其不是一级法人机构,就无法获得央行的贷款证。”一位国开行人士称,银监会此前已允许将用于保障房的平台贷款偿还来源资本金列入财政预算,但要后用相应的风险资本。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