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房子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我们毫不意外地发现,房贷和房租是青年最大的一笔支出。”报告写道。
数据显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蓝领工人收入的2/5用于房贷或房租,办事人员和农民收入的一半都用来支付房贷或房租。
如果不考虑住房支出,北京青年就业人员的平均月收入水平并不低,管理人员高达6668元,专业技术人员5475元,办事人员4504元,蓝领工人3809元。但是去掉平均住房费用2622元、2279元、2291元和1525元,年轻人的钱包就极大地缩水了。
从支出情况看,3个白领职业群体月支出分别为4306元、3634元和3396元。看上去,这个支出应该可以维持相当不错的生活水准。但排除了房贷和房租费用,这三个群体的平均月支出分别只有约1700元、1400元、1100元。
“1000多元的支出很难维持体面的生活。”在李春玲看来,在北京等生活成本高的特大城市,许多已购房但还处于还贷期的青年夫妻,生活费用只够维持基本生活,租房青年的收入除去房租和日常生活开支,再凑买房首付极其困难。
调查显示,1/4的北京青年就业者是“月光族”或“负翁”。在能存下钱的人中,只有38.9%的富余者和28.2%的小有结余者居住在自有房屋中,而其余的大多数人,还在努力存钱凑首付购房款。
在回答“您现在最主要的一个困难是什么”的问题时,约1/4的管理人员、办事人员和蓝领工人以及1/3的专业技术人员把“住房困难”列为最大的困难。
报告说, 10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北京等特大城市的青年就业人员应该是推进这些领域消费的引领者和主力军,但是他们目前的收入、支出和住房经济负担状况,使他们有愿望而无能力承担此类角色。
关键是改善租房青年的生活状态
根据北京市统计部门的相关数据,近4年来,北京市青少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增加的主要是外地来京人员。2012年,外地户籍青少年比例超过本地户籍青少年比例。在本次调查中,60.9%的管理人员,56%的专业技术人员,44.3%的办事人员和61.4%的蓝领工人,户口都在外地。
这一青年人口构成情况和变化趋势,意味着未来数年内北京住房市场将保持旺盛需求。
“住房是当前青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李春玲看来,青年住房问题在北京这一特大城市更明显,“住房严重影响了青年人的生活状况,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对其社会心态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李春玲告诉本报记者,从大部分国际大都市的情况看,绝大部分的青年就业者都存在租房住或房贷压力大的问题,区别则在于租房市场的成熟程度。在租房市场成熟的国家,房东与房客的信任关系较好,租房者不用为家具和卫生状况发愁,不太影响生活质量。但目前北京的租房市场不够规范,导致青年群体的居住条件较差,生活质量没有保证。
“关键是改善租房青年的生活状态,提高其租房生活的满意度。”李春玲建议,政府可以规范房屋租赁市场,严惩违法欺诈行为,提高房屋中介机构的诚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多居住条件良好、租金价格稳定、能长期租用的房源。此外还可以推出青年公租房和廉租房计划,设法提高出租房屋的供应量。
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