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宽松政策希望渺茫
“坦白说,与地产商苦撑相比,地方政府先撑不住的可能性更大。”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产商给中国商报记者透露了一个讯息,目前很多地产商还是苦苦撑着,原因是看好后期房市及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意愿加强。从目前迹象看,包括成都、重庆、佛山、北京、武汉、合肥等多个城市已经在“限购”、“税收”等多个领域对调控政策进行隐性松绑。
但是,寄希望于地方政府调控松绑和政策松绑,从目前来看可能性非常渺茫。
近日,银行准备金率年内首次下调给地产商一个明确而又有希望的盼头,但在中央层面,楼市调控的口风却没有半点放松。
刚刚于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传达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并且将房地产调控列入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重要讯息。
“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一是肯定了年内调控取得的效果,二也表明目前房价下降仍停留在初步、表面的阶段,房价调整远远没有到位。”链家地产分析师张月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从楼市调控措施而言,限贷是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手段,一是卡死了资金流向房地产业;另一方面也压制了买房人购买力。”陈宝存对此表示,但这一手段对经济的其他领域也产生了影响,“因此,适度的货币政策微调是对的,但却很难惠及房地产”。
对此,杨占荣也表示了类似观点,“贷款额度加大但不一定是给房地产,我们相信政府会限制资金流向。如果说能有部分资金流入到这个行业,那也只能是很少一部分。当然,还要看银行关于首付比例调整,首付太高,老百姓也没有购买力,照样无法消化地产存量。”
从业界观点来看,如果开发商手中项目无法快速套现,“长期下来,财务成本主要是利息,也会拖垮企业。”寄希望受益于明年货币宽松,对房地产商而言似乎并不成立。
在这种情形下,很多小型房企最终都将在市场上抹去自己的名字。
退市之路非坦途
房地产行业表现出来的困境和复杂形势还难以说明房地产业已是一个夕阳产业,正如行业老大万科所言,这可能仅仅意味着房产暴利时代的终结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而这些积极方面的转向,正是以数以万计的房企退出或被并购来换取。
业内人士预测,在这次调控中,会有80%的房企被并购或者以不同方式退出,否则调控难以收手。
这或许是一个比较悲观的预测,但实际上,很多房企已经在积极寻找退路。从目前看,中小房企的去向有如下几种:
一是转投矿业分担风险。今年10月份,北京华业地产对陕西盛安矿业的收购引起了业界关注。在业界看来,房企转投矿业分担风险并不稀奇。“地产和矿业在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方面基本一致,在人脉方面有重合。”一位匿名矿业投资者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这两大行业都会与国土部门和环保部门打交道,行业跨度不大。而且从矿种选择上,房企更偏好特别矿种,比如金矿,“简单的逻辑,当地产下降时,黄金价格开始上涨,对地产商而言,投资金矿可以对冲风险,而且矿业的现金流可以支持房地产。”
二是转让项目股权。相较于并购复杂程度,很多地产商选择转让股权退出了,通俗点讲,卖掉手中项目。“因为并购比较复杂,风险大,隐性债务多,所以转让项目股权是最迅速的退市手段,很多地产商都转让股权退出了”。
三是并购或借壳上市。并购相较于转让项目股权要复杂得多,但对于有一定优质地块储备和资质尚好的中小企业,被并购的机率比较大。2011年,万科在各地大肆出手并购企业也能说明这一点。链家观点认为,“从统计看,中小房企仅北京商品房库存市值不少于3500亿元,大量资金被套牢,年底房企并购潮或将延续。”而借壳上市在业界看来难度很大,能做到的企业不多,但仍有企业会冒此风险。从中投、中银建投联姻绿城来看,金融机构对有价值的地产商仍抱有很大投资期望。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