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上述国家统计局的内部数据显示,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1个地区的保障房投资额同比在减少。其中中部和西部分别减少7.5%和21.7%,东部尽管增长12%,但几乎全拜广东省所赐,其2010年保障房投资额增长275%,为全国之最。在东部11省(市)中,仅有3省(市)的保障房投资额同比增长。
在各省与中央签订保障房建设保证书的前提下,这一数据更显刺眼。有分析人士指出,保障房本为缓解高房价压力的产物,与调控目标一致,却因调控而难以为继,调控悖论就此显现。
调控已经将自住、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基本全‘打飞了’。”章林晓说,“如果将市场调控到完全萎缩,保障房建设也肯定将停滞不前。”
路径转变
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上海是唯一缺失保障房数据的地区。迄今为止,上海也未出台任何与“国十条”相配套的地方细则。
“地方政府应该主动出政策。最起码没有新的,就严格按照国十条出一个细则,对结束观望情绪也是有作用的。有总比没有强。”王珏林说。他认为地方细则对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有决定性作用。
地方财政的捉襟见肘,成为政策“打折”的主要原因,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地方政府无为而治的“护身符”。
“关键是地方政府的资金链绷不过开发商的资金链。银监会、央行、财政部掌握的地方负债,只是冰山一角。”章林晓说。
在此背景下,章林晓认为,调控路径正在发生变化。“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至于商品房这一块,估计会外紧内松。”
信贷依然是最具弹性的调控利器,章林晓表示,假如3套房贷放开,成交量将不再停顿,地方财政危机不至于大面积爆发。但此举的信号意义不言自明,因此“会做得很小心,只做不说,或者少说”。
王珏林同样将信贷政策看作短期行为。“差别化信贷政策,应当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
他同时指出,此轮调控有四项措施将长期存在:加大市场供给;解决囤地、市场竞争不公平等不规范问题;保障房建设;与市场管理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王珏林指出,从GDP超过11%的增速,到近80%的就业率来看,调控并未超出决策层的预期范畴,“所以不是不可调,而是如何调。”
相关部委已经有所行动。国土资源部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国土资源部7月10日曾下发一份内部文件,名为《国土资源部关于依法加快房地产闲置土地查处的通知》。其核心内容是:加强房地产闲置土地查处,清理出来的闲置土地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
此次行动由国家土地督察局牵头,向省级政府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在8月中旬前全面查处到位。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