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中国股票市场是投机性质,其内在品质低下,它无能向资本供给大量优质企业而施以价值投资,因此,在市场中,搏取股票价差的投机方式则成为市场投资者及资本主体获取资本利益的基本方式和唯一途径。市场投资者及资本主体这种专一性的投机行为,其结果则造成了市场自身调节功能的彻底丧失。因此在投机性质的市场中,如果不介入外部因素的干预,从而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促使市场多空转换,以此达到修正、调整和控制市场趋势发展进程的目的,而指望依靠市场自身调节达此目的已成为不可能。所以在此前提下,政府的政策干预手段义不容辞地替代了市场自身调节功能;由于政策干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反过来又形成了市场对政策干预的信任和依赖。为此政府政策干预的时机成为引导投机资本进退市场的时机和依据,以此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从而达到修正、调整和控制市场趋势发展进程的目的。就这样,政府的政策干预则有机地构成了中国股票市场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担负起调节市场的历史使命。这就是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特点之必须性的根本原由。也是政策市特点最重要的原由。
虽然说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特点有其必然性和必须性,但这并不是说,凡是对市场有所影响的国家政策都属于政策干预,这是有区别的。所谓政策干预是指政府所施以的政策是有意和直接针对市场的行为,即是以调整市场为使命,以实现修正、调节和控制市场趋势发展进程为目的。而除此之外的一切政策都不属于政策干预,如银行利率政策、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这些政策对市场虽然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它们并不是直接针对市场的行为,其目的也不是为了修正、调整和控制市场趋势的发展进程,而是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所以尽管这些政策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但它也不属于我们这里所说的政策干预的范畴。
所以说股市的主体一定是政策市的,但并非百分之百。
三、楼市和股市的博弈
通过以上两部分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股市的主体是政策市,但楼市不是!
股市通常是富人玩的游戏,楼市则难一言言之。股市暴跌,只能伤及闲钱之主;楼市暴跌,却要痛及酝酿之胎儿!为之,宏观调控者不能不投鼠忌器!此其一也。其二、楼市非股市可玩于股掌之中,象股市须臾宰之。因为楼市环节极多,程序繁密,涉列金融与非金融!所以除非市场本身的热炒热卖,导致楼市灾难外。政策调控楼市必然要徐徐图之,因为政策启动之日,概炒家已经闻风火速上岸观火了,并不能让富者吐血。所以,政策调控楼市只能是一个持久战,是一种“平衡器”,任何想要一夕而就的手段只能欲速则不达。
而且实践证明,两者中长期走向应该是一致的!虽然有相互抽血之嫌,但由于两者很多共性:都是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而精明的投资者投资于它,肯定都是基于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投资工具就那么几大块,大量闲余资本或是逐利资本一旦认同经济好转,可想而知,两者都会成为热逐对象,水涨船高,相反,道理亦然。
股市和房市处于资金需求翘板的两端。股市存在财富效应,股市上涨会刺激消费增长,股价上涨会推动房价上涨,股价大幅度下跌之后房价也会出现下跌,股市与房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两者都是宏观经济运行方向的先行反映场所,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这是大家公认的,而房市的好转,不但先行反映经济,还会带动一大批的相关产业,从而带动经济发展;都是国家政府非常重视或赖以生存发展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工具之一,无论税收,筹资,宏观调节,都离不开这两大块。
四、结束语
09年即将过去,楼市经历了08年经济危机的低谷之后又冲到了07年以来的最高点,甚至超过了历史最高点位。据统计09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涨幅比10月份扩大了1.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2%,涨幅较10月份扩大了0.5个百分点。股市方面以A股市场为例,在2007年10月16日冲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的6124点,然后一路暴跌,直至2008年9月18日的1802点,然后又在“兵不血刃”中反弹到了现在的3255点(截止到2009年12月16日)。
岁末之际,政府的各项新政陆续出台:比如“二手房营业税恢复到5年”、“国务院研究遏制房价多家银行停二手房贷利率优惠”、“ 鼓励加建公租房”、“鼓励创业板上市”等等。于是各个部门、机构、个人又都在翘首以盼,拔指掐算,都寄希望于能最大限度的把握好大势,从而做出最有利与自己的判断和决定。真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楼市股市政策市市市关心”。
旧的博弈还在继续,新一轮的博弈即将上演,风云究竟如何变幻?我们将如何去认识和把握?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正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