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回溯:努力挽留的古宅“很有来头”
事实上,孙宝珠努力挽留的古宅,并非他家祖宅。古宅主人是其孙氏宗族近亲,名叫孙铁柱,孙铁柱是孙钦昂的第七代后人。去年8月,孙庄村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孙宝珠就设法向西流湖办事处、中原区文物局等单位反映,希望挽留住这处百年古宅。
古宅记录着孙庄村的荣耀历史,在孙庄村,提及“父子双翰林”,村民无人不晓。史料记载,清道光五年至光绪三十三年,孙氏家族先后有20余人荣任学政、道台、知府等职。孙钦昂曾被钦点翰林院编修,孙钦昂三子孙综源也点了翰林,此即为“父子双翰林”的由来。
一百多年来,孙钦昂、孙综源父子是孙庄村引以为荣的骄傲,而他们留下的古宅,则见证了当年的富足和显赫。
5月6日,这栋房子尚未拆除,记者实地探访看到,这栋老房子干净整洁,墙体未见有脱落,孙宝珠自行写下“清代文物”等字,悬贴在老房子墙体和拱门处,以示它的年代久远。该房子设计两层,楼梯为木质结构。其二层,由5根直径50厘米的柱子支撑,木质窗棂及房檐的石雕、动物刻画精美。
4月21日,孙庄村要实施动迁,一心想挽救老宅的孙宝珠,干脆花3万元把房子“购买”过来,试图与有关部门做最后周旋,把老祖宗留下的一砖一瓦传承下去。
调查:办事处、村支部都称与己无关
古宅遭遇强拆,到底是谁干的呢?对此,接受采访时,辖区办事处、村支部都称与己无关。
办事处:拆迁由村里直接负责
上午10时,在拆迁工地上,西流湖办事处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常某说,两处古宅夜间被毁,与办事处无关。
“办事处拆迁指挥部夜间虽派出有值班人员在工地巡逻,因夜间没人施工,值班人员只是在外围进行巡视,并没进到村里查看。”常某讲,5月5日下午,施工人员在拆除村西头一处清代老房旁边的楼房时,落下的楼板和砖石,将老房的厢房砸塌,住在房子里的村民老赵和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发现后,立即进行了阻止。随后,施工人员停止了此处的拆迁。
据西流湖办事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昨天凌晨两处老房被毁一事,办事处毫不知情。根据拆迁工作的安排,由村里负责安排铲车拆除村内的房屋。
村支书:拆迁施工与村里无关
下午2时,孙庄村支部书记孙中强告诉记者,村里并不知道谁在夜间拆掉了孙宝珠保护的那间清代古宅。
“孙庄村的拆迁工作,是由办事处和拆迁指挥部统一招标确定的施工单位来进行的,村里只是负责一些外围的协调工作。”孙支书说,5月7日早上,他到工地上查看工作时,听村民说村里的两处清代古宅被拆掉。因事后孙宝珠没到村委会反映,村干部们并不清楚他夜间被人捆绑一事。
孙支书介绍,孙庄村的三处清代老房上世纪五十年代分别给了三户村民居住。近年由于长期无人修缮,损毁严重。这三处古宅并未受到文物部门的保护,所以此次拆迁改造将其全部列入了拆迁范围,并达成了赔偿协议。而孙宝珠,并不是房屋的主人。
追问:谁该为逝去的古宅担责?
按孙宝珠的构想,留下古宅,自己会无偿捐给村里,并在房子周围垒起墙,预留出院子,开辟成文化活动室或者孙家祠堂,让更多的后生们知道祖宗是谁,以方便向祖宗学习。
作为孙钦昂的旁系后代,孙宝珠四处奔走呼吁挽留古宅,在孙庄村内外,引起褒贬不一的说法。赞同者认为,保留老房子是继承孙家的历史;反对者表示,按照政府的拆迁补偿协议,老房子的原主人原则上已经接受拆除意见,孙宝珠此举并非他的法定义务。
“我很无奈!”孙宝珠动情地说,他家境也不殷实,奋力挽留古宅,是试图借鉴北四环弓寨村的做法,在村庄建设开发与保留古民居上,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嫁接过来。
“这栋古宅,称得上郑州市人文故居的典范,非常可惜。”昨天下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
“孙庄村的清代建筑虽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但却具有历史价值,这样被拆掉,太可惜了,很遗憾!”郑州市文物局新闻发言人潘振萍得知此事后,十分痛心。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