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对许多购房者来说,房价如同一只“黑箱”:开盘时标了“均价”、“起价”,实际签约价却又突然拔高;虽是同一楼盘,一些待售房源的价格却是“无可奉告”……
目前,国家发改委及各地价格部门陆续出台的商品房明码标价规定已经“满月”,成效到底如何成为各大网络的热点话题。网民们期盼:这一政策持久坚持下去,坚决杜绝执行“打折”,从而真正穿透房价“黑箱”、还市场以透明和规范。
一盼:“一房一价”加大“执行力”
“一房一价”条款:“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商品房经营者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对已销售的房源,商品房经营者应当予以明确标示。如果同时标示价格的,应当标示所有已销售房源的实际成交价格”,等等。此外,中介服务机构销售二手房的明码标价也要求参照规定执行。
(网民心声)“一房一价”能否控制随意涨价?·搜房网近期组织的一次网络调查中,有12.7%的网友认为“能”;有52.1%的网友却选择“不能”,因为“开发商在定价时‘高开’、销售时‘低走’”;有35.1%的网友则认为“难说”,“要看政府的监管和开发商的执行”。一些网友担心,开发商会先报高价申请预售,然后再打折卖房,从而把价格调节的余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记者调查)采访中,上海外环线外一楼盘销售人员对“中国网事”记者表示,房价是商业机密,不能公布,“比如说一期房价公布后,购房者就会有心理预期和比较样本,二期、三期房价涨得过高购房者就不买了”。另有售楼人员告诉买房者:“购房者在购房前只知道均价,只有选中了一套之后,才会告知具体价格”。
国家发改委日前已要求全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近期集中组织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上海市物价局人士告诉“中国网事”记者,已先期组织商品房经营者、二手房中介等就“一房一价”进行培训,并将启动检查落实情况。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说:“这对捂盘惜售、虚假销售、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将有所限制,但关键还是要看执行情况。如果严格执行,开发商‘饥饿式’营销将很难得逞。”
二盼:处罚力度形成足够“威慑力”
“一房一价”条款:“商品房经营者不按照本规定明码标价和公示收费,或者利用标价形式和价格手段进行价格欺诈的,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行政处罚”。
(网民心声)不少网友建议,对违规企业要“狠狠罚”、“不能走过场”,提高法规的威慑力。网友“Tony”就建议,要进一步把违规的后果明确下来,给企业以警示。网友“罗松涛”也认为,一定要依法重罚,不能“挠痒痒”,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记者调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未实行“一套一标”,按有关法规规定,每套处5000元罚款。构成价格欺诈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此前,国家发改委还对北京10余家未全面执行有关规定的房企予以点名通报、处罚。
上海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说,“一房一价”的规定出台后,要防止开发商对项目的报价过高而偏离实际市场价、为其未来价格上涨做前期准备的情况,“这类‘高报低开’的结果不仅将使‘一房一价’政策变样,反而会造成房价上涨的预期”。
业内专家还提出,如果“一房一价”惩戒力度不够大,开发商违规成本远低于获利,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此,要有更多的制度设计确保“一房一价”的执行落到实处,为“居者有其屋”保驾护航。
三盼:价格之策“降服”房价“更给力”
“一房一价”条款: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文件,此次要求商品房明码标价是“为了规范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建立和维护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价格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地方物价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一房一价”主要是为规范商品房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对促进房地产市场交易透明化、遏制开发商“坐地起价”将有成效,但并非直接指向“高房价”。
(网民心声)网友“吴其伦”在微博上写道:明码标价,开发商、中介就没办法进行欺诈了。网友们认为:开发商制造热销气氛,令消费者冲动;利用神秘价格,令消费者难有议价空间;利用不透明价格,谋求不正当收益;而“一房一价”后,“房价持续上涨的假象将得到抑制”。网络上,“‘一房一价’能否遏制高房价”、“‘一房一价’能否锁住房价‘咽喉’”等帖子被数十家乃至上百家网站转载,多家网站开出专栏吸引网民集中讨论。网民纷纷冀盼此价格之策能“降服”不断上涨的房价,期望之高,高出政策制订者的初衷。
(记者调查)自2010年以来,楼市历经四次宏观调控,虽有成效,但“抗药性”也越来越强。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调控政策必须要有连续性和联动性,即从土地、税收、金融、市场等各方面打出“组合拳”,而各项调控政策之间也要联动,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些专家建议,应当从资金、土地这两个根源入手,从严限制违规开发商贷款和拿地。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