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社会资金缘何“望而却步”?
金融界对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的讨论由来已久。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都早已对保障房建设“跃跃欲试”,一些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也都对涉足保障房建设融资表示出“兴趣”。但大多处于探索和观望阶段。
专家认为,企业作为社会资金的主要载体,其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也被认为是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积极性的“风向标”。
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对保障房项目,开发商问得多、看得少,总体上还在观望。”上海一中心城区房管局长告诉记者。
记者联系到北京盛荣房地产公司是家民营企业,曾于去年计划在北京房山拿地“试水”保障房建设,然而最终却决定放弃。企业的部门负责人马先生的“无奈”在房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保障房利润较低、盈利模式尚不明确、银行贷款困难。
保障房盈利模式尚不成熟。万科表示,它在广州的公租房项目“万汇楼”运营3年仍未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王珏林认为,当前,各方一方面应当担当起保障房建设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还需加快探索保障房盈利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
“保障房项目保持合理的盈利空间,是实现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一切介入都是盲目。”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对记者说。
政策预期不明朗同时增加了房企参建保障房的顾虑。有房企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眼下公租房的优惠政策、土地出让条款等都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加上保障房项目退出机制还不完善,这使收益率有很大不确定性。
另外一个“症结”,则是对于资金的需求。上海一家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几年保障房开发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或下浮10%,而现在优惠利率已基本取消;预计今年的资金成本要比去年高出15%左右,盈利前景不容乐观”。
在金融机构操作层面,一家地方商业银行行长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保障房建设耗资大、周期长、贷款回收不确定性较大。同样一笔贷款,保障房项目可有竞争力?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