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持续的房地产行业调整在瓦解了高房价泡沫的同时,也在悄然推动住宅产品开发模式的升级,与近万亿元的保障房投资一起,加速着行业产品化时代的到来。
在大规模保障房加速入市的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住宅市场将呈现保障房、商品房两翼齐飞的格局,尽管二者在产品设计上将走上标准化与差异化的殊途,但二者在开发模式上都将走向产品化。洲联集团五合国际副总经理严涛认为,保障性住宅的基本特点是经济、实用,越来越多的产品会尽可能设计成一梯多户来增大容量,类似香港的集合住宅、社会住宅模式等。在满足基本建造标准的基础上,保障房需进一步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以控制成本。比如,户型类型尽量少,建筑节点尽量简洁,各种部件包括檐口、门窗、台阶等尽量大规模工厂定制、集约化生产。
商品住宅的产品化特征在经历此次调整后会越来越明显,开发商只要拿地建房就能赢利的模式难以为继。首先,在经济下行和行业自身调整的双重影响下,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渐浓,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不具备专业开发能力的企业将被逐步淘汰。洗牌之后的房地产行业将把资本实力与专业实力结合得更紧密,进而进一步提升产品水准,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洲联集团五合国际总顾问刘力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大多数行业如汽车、电器等已上升到工业化平台,面临国际化竞争。住宅产品则刚刚从面向单个区域扩展到全国化竞争,原有的销售只需面向当地市场,各城市间几乎没有竞争,导致产品品质良莠不齐,也造成了同一开发商在不同地区开发的同类产品之间售价差异巨大。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都市圈的膨胀、户籍制度的逐渐松动,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消费者在更大程度上可以自主地选择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产品的竞争已不可避免。这将使住宅产品的优劣比较基本处于同一平台上,行业竞争的加剧将直接推动住宅产品的“升级换代”。
产品化时代的到来可以带给消费者获得性价比更高的住宅产品这种实惠,但产品化时代的到来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自身的话,这个过程会比较缓慢。对此,相关监管部门应与时俱进地修订和提升相关行业标准,提高住宅产品入市门槛。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向市场提供“豆腐渣”产品、开发商提供的产品与承诺或设计图纸不符等行为。(费杨生)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