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就在大多数传统地产商“闭关练功”的时刻,一些地产界的“陌生面孔”却开始张弛有道地攫取土地。
颇为敏感的是,楼市进入低迷期以来,一向为调控土地出让节奏而颇为谨慎的地方政府,却大多在年底做出了开闸之举:近日,成都市政府高调推出8幅土地,总面积近千亩,广州也在11月、12月进入推地快速通道,推地规模超过今年前10个月的总和。
一唱一和之间,颇有意味。
暗度陈仓
“机会终于来了。”
从10月中旬开始,悬在严旭心头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他准备了近两年的“澳洲农庄”计划终于与成都当地政府签约。按照协议,严旭将取得占地高达12000亩的项目开发计划,总价是13.5亿元人民币。严的身份是一家出国留学机构的董事长,凭借这个刚刚到手的“巨额”土地储备,他俨然变成了地产商。
“大家都看得出,我们将主要搞生态观光农业,当然农庄内修几栋高档的别墅也是需要的。”严旭告诉记者,他们反复核算过此类项目的利润,加上别墅项目的话,将大有可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项目中,有超过10%的土地将用于“建房”。“以现代农庄介入,拉动地方投资和就业,解决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在庄园开发上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谓多赢局面。”严旭对他的创作爱不释手。
严旭以“外商”身份借道农庄进入房地产,而饲料商出身的刘氏兄弟老三刘永美,则在9月末将五星级酒店注入他的现代农业主题公园,以农业观光旅游方式进入房地产。同样,也是协议拿地,以产业投资撬动地产蛋糕。“如今银行更容易接受这类投资方式,往往在贷款上更易获得支持。”严旭说,传统地产商之所以敢在去年高价拿地,而不敢在这个时节“抄底”,是因为他们失去了银行的保驾护航,对于他们这种“野路子”来说,帮助政府拉动产业投资则是好的理由。
以产业投资借道进入房地产,并不用在土地市场上“公开”露面,那么地方政府近期积极推地又是为何?他们不知道大型地产商暂时“封刀”了吗?
借道保值
“不为赚钱也要保值。”
因为几个“老朋友”今年以来都不再拿地,常在土地市场转悠的某知名地产公司土地研究部负责人付大同(化名)近期颇为寂寞,不过他却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今年的几场拍卖会,我们发现了很多金融机构和其他根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公司的身影。”付大同告诉记者,这些地产业的“陌生面孔”往往一举牌就以起拍价拿下目标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