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本报记者 贾华杰 北京报道
针对最近土地“中介”频繁“现身”,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土部地价所所长邹晓云。邹本人认为,上述土地二级交易市场上种种不正常的现象,不仅违反了相关的土地管理法规,也对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造成了冲击。
《华夏时报》:政府对“土地中介”的态度是怎样的?
邹晓云:市场上现在的土地中介,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炒地皮的行为。从国土部的角度来看,肯定是违法的。另外,土地中介的存在还使得国土部门打击囤地企业的努力大打折扣,扰乱了基本的土地交易秩序。
国家直接控制土地一级交易市场就是为了控制土地的交易过程,减少土地的流转层级,合理控制地价,以便起到有效利用土地的作用。但土地中介的频繁“现身”已经明显增加了土地的交易成本,在社会上也形成了一部分土地食利群体。
从具体的案件来看,土地中介的活动,伴随着大量的违法行为,有许多黑色地带,也带动了部分官员的腐败行为。地方政府很大程度上对土地中介是默许的。
《华夏时报》:政府有什么规制的方法呢?
邹晓云: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土地使用权变更的时候,需要去土地登记部门进行相应的登记,应该说如果认真执行的话,是可以甄别出哪些是投资性的需求,哪些是纯粹投资交易。当然,执行的效果并不好,土地政策是有漏洞的。
另外,严格土地一级市场的出让条件与程序,可以控制住增量。但对于那些已经在土地中介手中的土地来说,除了希望能采取措施使其尽快“上市”以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政策了。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