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2006年11月,温州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在温州成功拿到全国合作建房第一块地,是时,赵踌躇满志的放言要把“温州模式”的合作建房推向全国。如今,时隔不到一年时间,由赵智强担任法人代表的“四川合众理想房地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已然在成都鸣锣开张。
第一时间,记者来到四川合众公司所在地。据四川合众公司总经理方华介绍,在温州拿地成功之后,赵智强立即带领团队奔赴全国各地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考察,并先后在沈阳、上海、北京成立了合作建房公司。同年底,赵智强率温州商会来到成都,经过近半年考察,成立了目前成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合作建房为主要业务的专业公司——“四川合众理想房地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众”的成立标志着合作建房告别了“散兵游勇”式的松散组合,以“公司化运作”正式进入成都。从壮志豪言到付诸实际,赵智强和他的团队揭开了合作建房的成都之旅。
地价高企 合作建房如何拿地?
很长一段时间内,温州、北京的合作建房者拿地始终停留在通常的“招、排、挂”状态,合作建房者跟开发商一起竞拍土地,这种模式的最终结果往往由于开发商志在必得而使合作建房者无法拿到廉价的土地,最终合作建房计划被迫流产。而广州、深圳将拍卖得到的烂尾楼进行改建后再分配,成为没有办法的办法;重庆、深圳等部分合作建房者以团购方式买房,可惜也得不到太多的实惠。在成都,到底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合作建房者买到廉价的房屋呢?“那就是跟开发商合作,将开发商因为资金的短缺而无法开发的土地作价进行收购,然后合作开发。”四川合众理想公司总经理方华一语道破了合作建房的“成都模式”的天机。
有资金、无土地,有土地却无资金,项目多、资金周转困难等诸多因素是目前成都部分开发商遭遇的难题,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开发商有土地的开发权却无法开工的尴尬局面。经过严密的市场调研,四川合众公司目前手中已经掌握了为数不少这样的“资源”。据四川合众方总介绍,“成都模式”是对过去北京、温州等地合作建房模式进行改良的“升级版”,是至今为止最先进、最科学的一种模式。
“‘成都模式’增加了《个人合作章程》,规定了参与人员的权利与责任,通过开发商的全程合作,增加律师事务所全程监督,是目前国内最具可行性的合作建房。”方华对 “成都模式”充满信心。他描述道,“合作建房人委托公司建房,公司与缺乏资金而有土地的开发商合作,由银行、设计、房地产评估、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审计等单位互相监督、服务,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同时又受律师事务所的监督,做到资金使用全程透明化,有效保证了合作建房的公开、公平、公正。”房子建成后,以返还房子的形式补偿开发商土地作价部分,剩余的就是合作建房人的房子。
缴纳1万元 138人竞买“相因”
前几天,参与合作建房的市民王先生到指定银行在个人账户下存入1万元的合作建房款后,正式成为合作建房的一名会员,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可行性较高。杨先生是从网上了解到赵志强来成都开合作建房公司的,当记者问及合作建房安全性和可行性时,杨先生说:“钱放在银行是存在自己的户头上,比较保险,就是怕公司跟开发商的合作出现问题。”尽管有一定的顾虑,杨先生还是对自己的参与合作建房满怀憧憬:“希望能快点拿到房子。”
记者了解到,尽管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但来自合作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1月7号,在银行存入头笔款项正式参与合众理想公司合作建房的人员已达到138人。合众公司工作人员王旭介绍,公司将在不久正式对外宣传,让真正想参加的人买到比较便宜的房子。对于如何参与合作建房,王旭细致地做了介绍:首先需要缴纳合作建房的保证金1万元,随着整个建房过程的铺开,参与者将陆续缴纳项目获取资金、建设资金、综合服务费、项目开发管理费4项费用。房屋建成后,公司根据建房人存入合作建房保证金的时间先后顺序分配一个选房序号,并按照建房人登记的房屋楼层、朝向、结构、面积等因素,以定额补差的方式按照选房序号对房屋进行分配。
多个项目正在洽谈
大连的合作建房被叫停了,长春的偃旗息鼓了,深圳的个人合作建房走上了收购二手公寓楼的“捷径”……作为合作建房的 “成都模式”,发展前景到底如何?据合众理想公司负责人透露,公司有望在年底启动第一个项目。项目位于一环路内,均价不会超过5000元。这样的低价对于众多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给首批“吃螃蟹”的人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但有专业人士认为,温州拿地的成功带有较大偶然性:赵智强是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以协会名义给会员单位人员建房,解决了其中的公信力、号召力的难题,期间又联合银行对资金进行全程监控,因此,在全国才有了首个成功拿地的范本,但是这种个案并非在其他城市也适用。针对这样的说法,方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成都模式”是“温州模式”、“北京模式”的升华,成都引入了合作建房的章程,具有法律合同的效力,又和其他众多单位互相服务、互相监督,确实更具可行性。目前,四川合众理想公司已经在成都多个区域有意向性项目在洽谈,我们期待着尽快听到正式动工的消息。
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合作建房的后续新闻,敬请关注。
○对话
方华:我坚信合作建房能在成都开花结果
——专访四川合众理想公司总经理方华
记者:为何选择在成都开展合作建房?您如何看待成都的房地产市场?
方华:我们详细了解了成都2003年至今房价的走势:一方面,目前成都的房价与其他同类城市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升值空间大;另一方面,现在我国房地产发展的重心正在朝成都倾斜,房价会进一步走高。因此,我们选择在成都合作建房就是用成本价实现住房者的梦想。
记者:合作建房至今没有最终成功的先例,是什么原因?
方华: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跟没有相应的规范条例,很多人处于游走观望的状态。在加上诸如建房者意见不统一、资金不足、拿不到地等因素,造成了合作建房没有成功的先例。我们迫切希望社会各阶层支持合作建房,让更多需要住房的人买到便宜的房子。
记者:在温州成功的拿地后现在动工没有,进展情况怎么样?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当地房地产开发商强烈反对,现在是什么情况?
方华:温州的项目正在进行手续申办中,还没有动工,尽管受到一些开发商的打压,但是我们相信曙光会很快到来。
记者:您觉得合作建房在成都的前景如何,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方华:我们公司成立4个月,但运转已经有11个月。其间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们有信心、有恒心把成都的合作建房搞好。我坚信合作建房能够在成都开花结果。
○声音
合作建房 “理论上行得通”
饶及人(全国房地产设计联盟CEO):建房是对各种资源的整合,是一个复杂细致的过程。合作建房虽然省去了开发商的那部分利润,使房价降下来了,但是这个非常专业的行业让外行来做,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在现阶段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合作建房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蔡孟颐(高力国际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合作建房减少了开发商的利润,给了合资建房者相对低廉的价格,但我认为这只是理论上行得通的事,实际上它面临极大的风险,首先,组织者对不动产是否专业是最大的问题;其次,非专业人士做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对修建质量、资金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就会在整个过程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最终导致整个计划的流产。
冯珏(红星国际推广总监):合作建房是高房价下的一个产物,个人运营非常困难,同时长期受开发政策制约,拿地、资金等高门槛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目前政府应加强低收入人群住宅体系的完善,为确实有需要而买不起的居民提供保障,这些未必就一定要通过合作建房才能实现。
吴昊(成都实效顾问广告公司总经理):合作建房在目前有好的形势、好的市场,但最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资金问题、土地问题以及统一合作者之间的意见等问题。在其他城市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导致了合作建房计划的流产,这是合作建房的通病。
○记者观察
合作建房为何步履艰难
10月28日,当记者接到参加四川合众理想房地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举办合作建房新闻发布会的请柬时,兴奋之情难以抑制。说实话,面对当今高居不下的房价,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合作建房终于在成都有些眉目的时候,对成都的购房者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一件幸事!可惜的是,新闻发布会由于种种原因推迟了,合众理想法人代表赵智强至今还在为合作建房的诸多难题奔忙。
个人合作建房与其说是对一种新型住房构建模式的探索,还不如说是对高房价的抗争。但是,各地风起云涌的个人合作建房事件还找不到一个成功的案例。尽管前面有赵智强在温州拿地成功,但至今还没有让购房者住进真正合作建房模式修建的房子。有人会问,为什么在国外非常普遍的建房模式,在中国就这样步履艰难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受长期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形成的“主流模式”制约,土地、资金、技术等诸多因素造就了这个行业的复杂性。拿地困难、建筑成本高居不下、建筑质量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是合作建房面临的主要难题。记者调查了解在采访中发现,个人合作建房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很多,包括上游的建筑、金融;下游的销售、物业等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开发失败。而之前的合作建房模式由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