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时隔半年,“钱荒”再度来袭。
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报价显示,7天期上涨118.2基点至7.654%,1月期上涨42.88基点至7.53%,距创出年内新高仅差一步之遥。
值得关注的是,与前一次“钱荒”相比,央行此次出手援助颇为果断。20日,其通过官方微博透露,已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逾1.5万亿元。
民间借贷飙涨
“现在动不动就是一两毛钱(10%、20%)的月息,太高了。”21日,在一家企业担任会计的王先生对记者说,公司前几天接到一笔大订单,但需要垫付一部分资金,然而问遍几家熟悉的银行,得到的回复均为短期内难以办下贷款来,一些民间借贷机构又给出如此高的利率,令企业颇为头疼。
实际上,不仅是企业,就连银行也已经接受高成本吸储的现实。“比6月底的时候要高。”20日,建设银行一支行的客户经理指着门口的公示牌说,该行正在销售的一款96天保本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高达6.2%。“这还不是最高的,已经有银行接近7%了。”
“有些产品的上调比例超过了1%。”一家国有银行的理财规划师表示,“考虑到年底考核时间点越来越近,收益率有进一步升高的可能。”
央行出手有针对性
多名企业、银行界人士表示,如今的情形让他们想到了6月份“钱荒”带来的影响。不过,与当时情形不同之处在于,央行此次出手颇为果断。
19日,就在shibor利率出现4天连续上涨后,央行发布消息,正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当天下午,银行间市场交易系统更是延迟半小时收市,以给银行更多缓冲空间。20日,央行再次表示,通过SLO已经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
多名市场人士表示,这一有目的性的调整显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目前的“钱荒”局面,因为造成“钱荒”的根源在于银行业迅速扩容的同业业务。
同业魅影难消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末M2余额是10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根本看不出‘钱荒’的迹象。”业内人士表示,数据与现实之间相差较大的原因,在于金融机构近年来大肆发展的同业业务。
据悉,同业业务发展之初,是银行可以通过同业拆借解决短期流动性,但随后银行发现通过同业拆入资金或吸收理财资金,可以扩大表外资产,进而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同业业务,并在多次借入借出中,实现强大的资产扩张能力,进而带来盈利。
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就是金融资产无法有效到达实体经济,风险大增。还会使银行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情况严重,短借长贷更加频繁。这才导致银行在12月末资金回表时,倾向于不惜血本借入资金,进而使市场出现“钱荒”。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表示,对于银行同业业务规模近年来过高的增速,监管层早已作出警示,相关规范管理办法近期也有望推出。“央行的态度是明确的,就是不能放任银行间流动性过于充裕,让部分银行在高资金成本的压力下,加快业务调整转型。”
“加上美联储启动QE退出政策,会造成资金自非美元流出,流回美国市场的趋势,短期内市场资金紧张恐怕不会出现较大缓解。”业内人士说。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