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较7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
市场普遍认为,从8月开始物价或将再次进入上行通道。基于这一判断,即使同时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欠佳”,未来货币政策的空间也因物价因素而收窄,稳增长的重心将向财政政策偏斜。
物价
CPI或再次进入上行通道
8月份CPI回升,食品价格上涨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食品价格环比结束此前4个月跌势,涨幅1.5%为6个月以来最高。其中,受国内异常气候影响,鲜菜价格环比大幅上涨14.3%,创7个月以来最高,同比上涨23.8%,较上个月上升约15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也出现了环比7个月来首次上涨。
“从原因看,8月份CPI数据有所上升,主要还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回升。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0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鲜果、水产品、粮食、油脂的价格都在上涨。猪肉价格也在从谷底回升。鸡蛋的价格上升最为明显,全国蛋价一个多月时间上涨近两成,约八成省区市蛋价已超过每斤5元。”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点评称。
更为重要的是,8月份CPI同比增幅回升,很可能不是短期扰动性的反弹,而是物价再次进入上行通道的开始。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在9月份乃至4季度,CPI都会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
“通胀正卷土重来!”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说,7月份数据已预警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同比先后回升进入倒计时,海外流动性增大、气候导致农产品供给减弱、国内肉粮比价回升也均隐含了能源涨价、肉价回升等风险。8月份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亦急升5.1个百分点。
近来美国和东欧大旱导致国际粮价上升,很可能成为国内CPI回升初期的主要推动力量。据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介绍,近期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 BO T )大豆价格连续上涨,并于4日创出新高。美国农产品减产已成定局,本年度,全球大豆与玉米年末库存都会下降到危险水平。
这可能给中国带来较大输入型通胀压力。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分析师范欣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下再次爆发2007年至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可能性不大,但粮食减产还是会使粮价维持在高位,从而间接引起我国通胀率上涨。且粮价将逐渐传递到下游养殖业。由于养殖成本的提升,未来猪肉、鸡肉等产品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带动CPI稳步回升。
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也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现在我国工业用粮不断扩大,有一部分需要进口。美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去年产量达到3.725亿吨,今年预计受干旱影响减产1亿吨,会给中国带来养猪饲料涨价问题。这必然会传导到猪肉价格上,预计未来猪肉价格将因为生产成本的上升有所上涨。
中投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邢微微预测,尽管经济增速下行对通胀有一定的制约性,但食品供给扰动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通胀影响越来越大,年底前后CPI将回升至3%。
宏观
经济增速可能继续下行
在物价反弹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在继续下行。从国家统计局同日公布的数据来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9%,比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回落0.1个百分点;1至8月份同比名义增长20.2%,增速比1至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胡迟点评称:“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稳增长’仍然是宏观调控最为重要的政策目标。8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创9个月新低。结合9日发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当前经济仍在下行过程中,而且经济下行筑底的时间很可能比预计的要长。由此说明当前经济运行的困难程度可能要比事先的预计更大些。”
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君玮也判断经济仍在下行。她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受外需疲弱和去库存活动的影响,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再度放缓,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经济增长仍处于下行通道中,这也佐证了近期决策层密集批复新的基建项目来稳增长。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回升,然而这并不足以抵消制造业投资下滑的影响。预期未来政策仍会在财政支出上加力,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配合为这些基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从近两个月经济数据来看,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难度正在加大。为此,近来已经有多家机构下调了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瑞银集团是最近的一个,将2012年、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从此前的8%和8.3%下调至7.5%和7.8%。
瑞银集团经济学家胡志鹏表示,近几个月,由于出口增长放缓、稳增长政策无论是执行力度还是推进速度都不如预期、工业企业继续去库存,实体经济活动保持疲弱。我们将三季度和四季度G DP同比增长预测分别从8%和8.1%下调至7.3%和7%。我们预计一些政策效果可能延迟到2013年体现出来,但基数效应以及较弱的全球增长前景仍将拉低2013年中国G D P增长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仍然预计实体经济活动将在稳增长政策和房地产建设活动企稳的带动下,于四季度环比温和复苏。尽管结构问题和人口老龄化可能使中国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速放缓,但我们相信随着稳增长政策的生效以及去库存的结束,经济活动将实现周期性的反弹。
调控
货币政策空间收窄
尽管经济仍趋于探底,但是考虑到物价已经开始回升,近期房价也有上涨压力,市场预计货币政策空间将收窄,稳增长政策的重心将向财政政策偏斜。
“目前我国通胀压力仍然比较大,尤其是7月、8月以来农副产品价格涨幅明显。考虑到经济仍有下行的趋势,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方面,将处于左右为难的‘观望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也说,目前宏观经济政策应避免过度刺激投资,货币政策应基本保持中性,只宜微调,不宜采取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过度下滑,短期应以财政政策为主,中长期以推进改革为主。
董先安持类似观点。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通胀、房价必然制约宽松政策。今年余下时间,通胀风险上升,宽松政策高概率告一段落。”恒泰证券也表示,预计9月及四季度CPI将呈回升态势,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将受一定限制。在此背景下,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或仍将延续微调,公开市场频繁操作将持续,而存准和存贷款利率等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将大为降低。
这在之前已有预兆。在9日数据发布前,国家发改委于5日、6日连续两天内批复了60个基建金融项目,有测算称总投资额接近万亿元。而这一投资规模还可能加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7日在城市中国计划年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最近批了几个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20来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和城际间的轨道交通项目,这只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其中一部分,还有其他很多基础设施,包括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等。
不过有经济学家建议,通过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应该多采取减税而不是投资的方式。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就表示,面对经济增长下滑,货币政策不放松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必须控制住节奏和力度。否则,如果银根放松过快,虽然经济增长会出现反弹,但是通货膨胀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但是一方面,由于受地方政府债务负担逐渐加重的制约,政府投资应予以适度控制。另一方面,应当更多地运用减税政策,加大减税力度。此外,还应加快推进地方政府债券自主发行的试点工作,借助市场机制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进行效益筛选和风险控制。
王小鲁说,财政政策的重点从扩大投资转向对小型和微型企业减税,变扩大政府支出为增加小微企业及其就业者的收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也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应辅之以结构性减税政策。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