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楼市:扩大内需的重要驱动力
年终岁末,在中国最高级别的经济会议上,中央提出: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时隔十年,我国政府再次明确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地位。
上一次是在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口下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连续下降的情况,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和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取消福利分房、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等。房地产被确定为“支柱产业”,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迅速释放出的居住需求,有力地拉动了建筑、钢铁、水泥、家电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保证了我国经济平稳增长,成功实现了“软着陆”,成为上一轮“内需驱动”的重要发动机。
在“扩大内需”的总体部署下,11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即“国十条”,总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元。在“国十条”中首条内容就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这显示出政府通过住房市场拉动内需的决心非常大。11月10日,国务院召开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部署七项落实扩大内需具体措施,第三条专门就稳定房地产行业进行阐述,要求“认真分析和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正确引导和调控房地产走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表示,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拉动国内投资和消费,房地产行业的引擎作用毋庸回避。
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6年达到4.5%,2007年这一数据进一步攀升到超过5%,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如果从产业链的角度衡量,房地产行业投资可以拉动5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其间接创造的价值更大。
“正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在经济发展历史上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只要国家放开房地产的发展,宏观经济就会高涨,而经济出现过热的情况,又和房地产发展过猛脱不了干系。”杨红旭说,“打压房地产的后果,是经济增长逐步减速,而下一次经济启动则又得益于房地产行业的复苏。”
“保增长”更强调“保民生”
“今天我们提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地位,跟十年前已经完全不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说,“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保增长’更要强调‘保民生’,这也决定了这一轮房地产投资的结构,将以保障性住房为主。”
根据中央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未来三年将投资9000亿元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既是保障民生的必补之课,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
据测算,房地产业每增加100万平方米建筑量,就能吸纳30万人的就业,增加钢材2万吨、门窗8万套以及2万套左右的卫生洁具需求量。据此,仅以今年北京800万平方米保障房和“两限房”的开工计划,就能解决240万人就业,并带动钢材、水泥等市场需求。而全国各大城市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游牧民安居工程,将有效激活经济增长动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未来3年全国平均每年新增130万套经济适用住房。2009年将以实物方式结合发放租赁补贴,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和8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住房的搬迁维修改造问题。到2011年底,基本解决747万户现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和240万户现有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住房的搬迁维修改造问题。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