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随着内地楼市陷入低潮期,香港开发商也转向保守,放慢了扩张新项目的步伐。九龙仓和信和等在去年高峰期拿下天价地的开发商,积极与政府博弈,试图获得土地出让成本的降低。
步入下行通道的国际经济,以及陷入泥潭的内地房地产市场,都让香港地产商更为谨慎地制定内地策略。
在楼市局势不明之际,一面是已经“高价站岗”充当“地王”的企业暂缓了开发计划,原本激进的企业也放缓了内地扩张的脚步;但另一面,则有人认为现在正是“抄底”内地的好时机,地价大幅下跌以及大量项目折价出售让他们跃跃欲试。
新鸿基由攻转守
毫无意外的,新鸿基退出了9 月12 日广州东塔的竞拍。这也印证了郭炳湘淡出后,新鸿基逐渐退出内地业务的市场传言。
9月11日新鸿基发布的2007/2008 年度业绩报告中显示,对比上个财年168.83亿港元的销售业绩,新鸿基今年仅入账115.1亿港元,缩水超过30%。
很显然,去年年底以来,新鸿基在内地的投资拉低了整个新鸿基的盈利。如报告所言:“内地持续推行宏调措施,包括对地产行业采取的信贷紧缩政策,导致内地楼市过去一年备受压力,市场交投萎缩。”
有趣的是,在本世纪初香港其他发展巨头在内地一、二线城市跑马圈地之时,新鸿基相对显得比较沉寂。例如在广州,新世界、长实和恒基都在2000 年之后推出了为数不少的项目,而新鸿基虽然屡屡现身广州的土地拍卖现场,却终究未能在一级市场获得新项目。正是在“土地为祸”、“面粉贵于面包”的2007 年开始,新鸿基在内地扩张的节奏几乎可以用“激进”来形容。
仅去年,新鸿基就在广州取得3 个项目,在成都则拿下2 个项目,所占楼面面积合共140 万平米。在此之前,新鸿基在内地已开工及待开工项目也不过才6 个,其中在杭州和无锡的项目,还是以华润置地为主导的合作开发项目。新鸿基刚提出内地投资额占资产总值30% 目标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内地投资额的比重从不到10%,迅速升至24%。
以所占楼面面积计算,新鸿基目前在内地的土地储备达520 万平米,项目包括北京新东安市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中环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