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最近,SOHO中国(0410.HK)召开了一次专门研究价格上涨及应对策略的会议,结果令人不安。自
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潘石屹在上周一次例行的网络聊天中坦言:“房地产行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是最大的。”
这番表态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佐证。本报采访的碧桂园(2007.HK)、万通地产(600246)、富力集团(2777.HK)、万达集团、华侨城(000069)、金地集团(600383)、招商地产(000024)等多家主流地产公司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均表示,春节前后,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令人印象格外深刻,三四月份以来,情况更加突出。
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6个月里,以钢材、水泥与混凝土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正在以两位数的幅度上涨,部分建材价格上涨幅度更达到了50%~70%的水平。
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给地产行业蒙上了浓厚的阴影,自去年下半年CPI高居不下以来,全行业感受更为剧烈的是融资环境的陡然趋紧。现在,建造成本的大幅提升成为影响地产市场后市的又一个重大的不确定因素。
一位地产公司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地产公司如今处于前有信贷紧缩、后有成本追涨的“两头挤压”局面,这是继资金短缺后的又一场次生危机。
工期延误之忧
在当前的交易行情依然低迷之际,这一波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或将带来格外的杀伤力。
分析人士相信,若放在去年市场人气旺盛的局面下,成本上涨压力相对容易转嫁给消费者,但在如今市况下,这一转嫁将面临重重困难。
万通地产采购中心总监胡樾说,开发商卖的多是期房,当房子预售出去后,在未来的施工中建安成本上升,从而挤压利润空间。
“有人认为成本的高涨可转嫁到后期的房价中,但在目前的市况下,这样只会加剧有价无市的局面。”他说。
由于多数地产公司在项目施工中,以“总包”形式把施工承包给建筑企业,因此,原材料价格上涨会首先影响施工方的利润。这些企业承受不了施工成本快速上升的压力时,往往会选择违约,遣散民工,停止施工。
“这样的局面对开发商与建筑商是一个双输的结果。在中国地产业,相当一些地产公司都是要求建筑商垫资施工,因此这样的局面在成本快速上升时很容易出现。”阳光100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范小冲说。
“如果施工成本继续上升,工期延误会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行业现象。”他警告说,新开工的项目相对将受到更大的影响。
“开发商一般采用在合同中锁定总价的手段,但是一旦发生停工,打官司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必须谈判,寻求对合同的修改。”胡樾说。
企业如何应对
对于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难题,不同的公司将展现不同的成本控制能力。
碧桂园一内部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