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姜炜:我也简单说一下,前一段时间我到同济大学参加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也和我们系里研究生座谈。我也是作为毕业生在改行以后比较理想的一个人,跟学弟学妹们交流,而且我的同学基本上的概念是有50%以上,完全是从事非专业的行业,和本行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我想在这跟这些学弟学妹说一下,他们在刚刚作出学校,进入社会的时候。他们应该做好几个准备的。第一个首先要把自己心里上的定位要调整好。事实上作为一个房地产,如果进入一个房地产公司,你着重一个新人。可能是潜在的人才。但是刚进来的时候,你们做的事情是很有限的。这个时候你只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时候你主管领导让你写备忘录,写最简单的沟通文件。我们往往发现很高学历的学生,很好学校的毕业生,他中文基础都很差,写出来的甚至根本不通顺。这种情况事实上来说存在很多问题。学了这么多年实用性没有,做会议记录,写出来的东西把重点漏掉,写一些皮毛。这些东西有很多可以在学校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业余学习来提高,这些东西并不是你是人才就没有必要来做。你连这些工作都做不好,一个秘书标准都达不到不是人才。
第二点是适应能力。企业和学校是完全两种概念的环境。在企业当中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我想这是他能够在企业未来能不能成为人才,或者能不能成为事业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有很多人到了企业以后,我们能够感到他完全不适应企业公关的环境,和人际之间关系这种状态。甚至有时候连工作基础状态都达不到,只是在这积累经验,作为一个跳板,以后怎么怎么样。或者确实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才来看了。往往都是很巨大的问题。刚进入社会的时候,还是要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水准。第三个是学习能力。刚才老总级的人物有时候说忙,忙有的时候很多是在工作上面,但是也有很大的一段时间实际上是在个人的修为,专业的素质提高上面,在妥协时间在学习。这个是持续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大学教我们的并不是说老师教的一些书本,我们原来在学校里老师说的书上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你学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学校出来的时候,要持续不断利用这种能力,继续学习,继续充实自己,以为在学校读了六年,读了八年,以为自己可以在社会上吃老本,这是不可能的。学习能力如果没有。大家如果在头几年不重点加强的话,很难能够成为企业重点加强的人才,可能永远只是潜在的人才。
宋戈:我也说一点。我的网络博客名是“民族之学”。好像我们的所有网站都没有专门开学生博客或者校园博客这样的东西。其实开通这样的博客,这样的专栏,也许能够沉淀点击率增长点。这里我以我自己切身的体会说一些感受。我认为,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是可以写一点博客的。做一种社会参与和社会思考,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这样他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方式,非常好的方式。我一直在想这个东西。管理学院王老师可以组织你的学生写博客。因为我个人就是通过这个博客认识很多朋友。
蔡照明:我是京华时报负责房地产这一块的蔡照明。今天来参加这个会议,刚才看了这个册子,你们这帮学生真是很幸福。把企业学历放进去,我觉得你们用掌声感谢一下你们的老师。在这种商品社会经济中还有一种师生感情是很难得的。学生说老师怎么黑。这么多年过去了师生很纯的这种情还在。
关于学生就业的问题。我工作20多年了,有一点感受。从我们同学来看,工作20年之后感觉上,我觉得还是学自己的专业。因为不管干什么东西,如果自己的专业学好了,一直用自己的专业,你路会越走越长。跳来跳去的肯定是步行。刚才于总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个确实是对的。我们房地产行业,就像我们说的该不该加入房地产行业,我觉得学什么很重要,对不对口。我原来在房地产行业是做比较高层的,现在我从房地产行业出来了,是房地产相关行业,这个感受是非常深的,你一定和你专业对口。把你爱好的东西一直干下去。这几年看收入不如别人,发展不如别人,20年之后觉得完全是不一样的。关于房地产行业我自己的观点,我是发现很多我以前的朋友都跑到房地产行业来了。不管是写诗的还是画画的,还是搞科研的,都在房地产。比如每次这种论坛一开,几十年不见的朋友都看见了。原来是其他行业,搞理论研究都在这个场面见了。说明房地产行业是很热门的行业,大家都跑过来了,因为这个行业利润高,高利润行业一定吸引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很多。
我觉得房地产行业有点像小品一样。搞工业很长,搞项目搞三、五年搞出来不一定成功。搞金融很短。搞房地产确实是很过瘾的行业,哪个项目做概念规划,概念设计,做完了马上银行一贷款,一开工一两年就能看出来,一年之内这个项目做的好不好,到底消费者买不买单,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这个过程,确实很过瘾。所以很多人都跑到这个行业来。房地产行业这两年收入各方面都比较高。但是我还是劝大家,如果从自己的职业长远规划来看,这个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房地产行业现在非常之浮躁,在这个行业里面,像我们招的是学生,每年都是挑最好的,因为这个行业利润高。我原来在金帝,待遇都不错。每年都到最好的学校,全国就两所大学挑学生。去年我面试挑了一帮人,培养了半天,最后培养在房地产行业很心浮气躁,很不踏实的。这种情况短时间内觉得和你同学一比收入很高,各方面还不错。但是时间长了,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未必是一件好事。我觉得这个要从长计议的。当然房地产媒体行业还是可以的。我们现在是做房地产媒体行业。可以短时间内吸收房地产行业的前景,又和媒体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还是比较好的行业。因为我们媒体行业也是做房地产相关服务行业,我们跟房地产做很多创新延展的服务。我们明天有很创新的产品出来。大家明天可以买份京华时报看一看,看我们创新的产品。
赵秉杰:大家好!我是赵秉杰。今天首先抱歉,来晚了。在进门之前还在跟客户打电话。我想今天应该对神仙派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我觉得走进北师大,走进校园,应该对神仙派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是产学研新的形式和的平台。我们这些神仙派,大多数都是在房地产行业的一线,像我是直接负责营销的。各位老总都是主抓营销方面工作的,有少数派友是做前期的,我们这里还有做媒体的。几乎是涵概了房地产全线的一个实战派,我们这些人可能缺少的就是专门的研究时间,而我个人对于我们这些派友来讲,这些愿意用笔写一点的人来讲,确实是愿意对行业有一些研究的,但是又没有这样的时间。跟学校能够结合,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以后我们可以共同的研究一些有实际意义的专题。我觉得非常好。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对于房地产专业来说,我今天特意看了一看,我一开始有点发蒙。因为我一直认为是房地产专业的,我发现是管理学院,房地产专业设在管理学院里面。我本人也是学企业管理的,我觉得在房地产行业里面,我在95年毕业到现在,在刚刚毕业的两年以后,我从事过很多行业,到97年的时候步入房地产行业。步入之后一直干到现在。我也在房地产行业从事了很多层面。也跟蔡总一样也做过房地产媒体,现在又回归到房地产专业里面。我的感觉房地产它是一个非专业的专业,它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我也接触过很多房地产专业的学生。多半是研究城市规划、土地经济比较多,其他的就是房地产营销的。房地产专业实际上涉及了各个方面的专业,无论你学的哪一个,无论是建筑方面的专业,还是营销方面的专业,都无法涵概房地产的全部。只有实践过了,才可能会发现房地产到底是什么。而且我觉得虽然从业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对于房地产仍然很感兴趣,它仍然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对于房地产专业本身来讲,如果是学习房地产专业的,应该更多一点实践。特别我觉得从学校这方面来讲,应该也给学生多一点实践的机会。
从第三个方面来讲。我想谈一谈学生的择业观问题。确实我在实际当中也面试过不少刚毕业的学生。我去年也曾经带过我母校管理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生。我发现学生在跟我实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市场营销的问题不敢说话,就像刚才王总说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特别是学市场营销的,首先我跟他们讲,首先营销的是什么?营销自己。择业的时候是选择自己的过程,特别是我觉得从我学管理的经验的来讲,学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管理学是一个艺术,一定是表达能力很强,综合能力很强的一个专业。所以在择业的时候我觉得首先择业观的问题。比如说我是名校毕业的,我在学校的成绩很好,我要有一个什么样的职位,但是实际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强调了一个工作经验,特别是对房地产这样来说,像我们最简单的招聘一线的业务员,我们也都还是喜欢有工作经验的销售人员,其实这个销售的门槛是房地产里最低一道的门槛。可能在择业和企业用人之间是存在着这样一定的差距。我觉得如果我们在毕业的时候,能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一个好的择业观,能够从一点一滴的踏踏实实的做起,经历过最初艰难时期之后,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再实践中的学习,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
我原来自认为自己学管理的时候是学了一个最没有专业的,可能找工作的时候是最难的,但是我觉得现在我很幸运,学习了管理专业,因为它涉猎的方向确实是很多。我在学校的时候,学习之余读了大量自己本专业的书,包括广告学,市场营销很简单。广告学我自己看了很多关于广告学方面的书,甚至包括很多艺术史,这些很庞杂的专业东西。我觉得可能对于管理学来说,无论是对于管理学还是对于哪方面的学生来说,在实践中还是很重要的,在实践中所有专业可以再学习,但是学习的能力是需要自己培养的。感谢王老师给我们次机会,而且我也觉得刚才蔡总说的那句话我深有感触,我觉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都没有老师给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