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最近地产名嘴易先生的博客上刊载了这样的一篇文章,像是传记,又像是宣言
实习记者 王子豪/文
初见这篇博文,感觉像是一篇不错的人物传记,可是细细看罢之后,忽然之间想起了鲁迅的那篇被收录在中学课本里《藤野先生》。文中的科斯与易宪容(易宪容博客|易宪容新闻)的情节很像藤野和鲁迅的故事,最不同的恐怕就是鲁迅先生在看到了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屠杀中国人时那周围中国旁观者的麻木表现后毅然而然的选择了弃医从文,因为他知道了医治国民的心灵远比医治他们的身体来的要紧、来的急迫。而易宪容先生在从经济学家向房地产学家转变的过程中却始终闹不清楚到底是经济学重要还是房地产重要,在种种的争议与猜测中,他最急迫最要紧也许就是医治自己的信心,而这篇宣言式的文章正是他自己给自己开的一张药方。
原文摘要:缘起——一本书的交往
“20年前的上海一位年轻人在图书馆的角落,无意中发现了一套英文版的新帕尔格经济学大辞典,书中都是当代经济大师的经典理论,其中包括产权经济学派的创始人科斯。当年这本很少被人阅览的书立刻引起了这个年轻人浓厚的兴趣,并将此书一借就是三年。年轻人在书中的索引处找到了科斯的地址,便给这位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写了封信,这就是当今中国财经界异常活跃的易宪容。科斯很快回了信,从此二人开始书信往来。科斯1991年得诺尔贝经济学奖,易宪容也从中国向科斯发去了贺电。与经济学大师的交往,使易宪容在早年研究制度经济学上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转行——万变不离其宗
“然而,如今的易宪容却因在房地产领域的言论,引发了外界的巨大争论。一个本应研究金融的学者,缘何出人意料地钻进了地产界?这还要追溯到1998年前后,那一年,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引起了易宪容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并在当年写了一篇《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制度分析》文章。‘我在那时就发现中国的房地产问题是个大事。’2000年易宪容渐渐发现‘这里面问题很多’。于是,易宪容频繁在媒体上发表关于地产的各类观点和评论,并由此惹来了很多争议,就连很多经济学同行也有不少人反对他的观点,面对被斥‘不懂地产’的攻击,易宪容认为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房地产市场这类经济现象,是‘万变不离其宗’。”
辩解——兵来将挡
“‘有些人说我不懂房地产,其实房地产难道不是经济学?还有,对于转轨经济来说,中国的经济问题根本上是制度规则问题,如果我真的看不清房地产市场的制度规则问题,我能分析出道理,媒体会登我的文章?不可能的。’‘为什么地产商骂我?因为我把房地产内在的、本质的、骨头里的东西看透了,看到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在哪里了。’没有任何地产从业经历的易宪容认为,他揭开了地产商变魔术般赚取超额利润的谜底,所以才会招人恨。在凤凰卫视的节目中,易宪容曾和地产大嘴任志强(任志强博客|任志强新闻)有过面对面的辩论,两人一度争得面红耳赤。后来有人猜测他和地产商打配合战,易宪容表示,‘我从来不会和这些人私下里交往!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宣言——看淡名、利、功
“2007年4月初,随着易宪容辞去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的职务,一系列的争议和猜测再次传播开来。甚至还有11名经济学者在博客上联名呼吁,‘易宪容被迫辞职,妨碍了学术自由’,要声援他‘敢于批评政府、敢于对抗开发商的精神。’易宪容认为这是不重要的事情。在他看来,本来就‘无名、无利、无功’。对这样的事情更多是淡之又淡。也有朋友打电话过来慰问,让他不要感到孤独,不要害怕,易宪容反倒觉得没有什么。‘我说话做事是发自内心的,内心很平静,有力量,还怕外面有东西压?’易宪容说。”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