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国资委有关人士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资委要求非房地产主业中央企业15日内上交退出方案后,78户非房地产主业央企均已如期向国资委上报了退出方案。
“78户央企100%都上报了方案,在退出问题上态度都非常坚决。”这位官员表示,央企对退出问题十分重视,召开了多次会议,对如何退出房地产业务进行了认真研究。
对于非房地产主业央企退出问题,国资委主任李荣融8日在参加“中央企业抗旱救灾第二批捐赠仪式”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进行了回应,表示“我们将履行我们的承诺”。
此前的3月18日,国资委曾表示:“处于调整阶段的中央企业集团下属控股或参股的房地产公司,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
据了解,国资委目前正在加快汇总相关方案,并将与相关央企举行会议以进一步协商和完善退出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商业性房地产将首先被清退。
不过,国资委官员表示,要求78户央企立即退出具有一定困难,“退出需要一个过程”。非房地产主业央企情况各有不同,许多企业从事房地产业务并不是盲目进入,而是存在历史原因。
据了解,78户央企中包括由于重组了地方企业而拥有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因为所属企业在独立的工矿区或采煤塌陷区,厂区设施、职工住房等需要自行开发的央企,以及本来就有房地产业务,但并未被列为主业的建筑施工类央企。
此外,一些央企上市公司退出房地产必定会涉及股民利益;一些央企电厂因为城市扩张必须关停,其自有土地能不能开发涉及工人如何安置的问题。
该官员表示,非房地产主业央企退出其实一直都在进行。国资委将根据企业反映的实际困难,继续协助和指导企业做好退出工作。
国资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先后确认和公布了16家以房地产作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三级以上房地产子企业户数由原来的728户减少到目前的373户,集中度明显提高。
2008年,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下属三级以上房地产子企业共227户,约占中央企业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企业数量的60%,但销售收入仅占到15%,利润只占7%。
重庆“两江新区”挂牌的利好,似乎还不足以让所有的重庆地产概念股都成为逆市之下最为坚强的中流砥柱。
继上月23日,停牌筹划重大事项的“渝开发”宣布复牌,终止了重庆城投整体上市的预期后,另一家重庆两江新区深刻影响的地产企业“迪马股份”也在7月7日宣布停止其筹划已久的地产资产重组计划。
重组折戟
7月7日,迪马股份发布公告称:“鉴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为此,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暂停本次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议案,在并在此公告后3个月内不再就同一事项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