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调整结构落空
2004年版总体规划所期待的“‘最优的’结构”——多中心,今日未能显现。相反,在过去六年中,被总体规划认为存在严重弊端的单中心城市结构,被进一步强化。
对旧城的拆除仍在进行之中。2010年3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向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所作的《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情况汇报》介绍,旧城的“整体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如对于旧城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的保护落实不够,据有关课题研究介绍,旧城胡同1949年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2003年,只剩下1571条,而且还在不断减少。33片平房保护区内仅有600多条胡同,其他胡同尚未列入重点保护范围内”。
2005年4月19日,北京市政府对旧城内131片危改项目作出调整,决定35片撤销立项,66片直接组织实施,30片组织论证后实施。
在此之前,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向政协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交党派团体提案,建议按照新修编的总体规划要求,立即停止在旧城区内大拆大建;郑孝燮、吴良镛、谢辰生、罗哲文、傅熹年、李准、徐苹芳、周干峙联名提交意见书,建议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制止在旧城内正在或即将进行的成片拆除四合院的一切建设活动。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编著,2008年出版的《北京旧城胡同实录》显示,2004年版总体规划施行之后,还有162条胡同将被继续拆除。
2010年11月,北京市出台《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旧城整体保护,在旧城地区,一般不再安排重大建设项目,现有历史文化保护区不再进行拆建”。这一意见,与2004年版总体规划一致,仍不能使旧城之内的拆除活动完全停止。
本刊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对北京最早建城与建都的所在地——宣南地区的拆除,正在房地产开发中大规模进行,唐辽金故城遭到毁灭性破坏。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与学术交流大楼项目,正在东城区南牌坊胡同一带进行拆迁,老北京现存唯一一处建筑营造厂的实体标本——南牌坊胡同18号聚兴永木厂建筑遗存,危在旦夕。“中国社会科学院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保护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义不容辞。”有关专家发出呼吁,“立即停止在北京市东城区南牌坊胡同18号的拆迁,对聚兴永木厂建筑遗存进行实测和拍照,以便完整保留这一重要的历史建筑遗存。”
2004年版总体规划存在一个矛盾——它在提出“坚持对旧城的整体保护”之时,未将历史文化保护区(下称文保区)覆盖整个旧城,只是把旧城的文保区扩大到33片,只占旧城面积的29%。这给旧城之内的拆除活动,留出一个“弹性空间”。
在过去六年中,即使是对文保区的保护,也未完全依规划行事。前门商业区工程,是以房地产开发方式大建仿古建筑;皇城保护区内,一些机构不断扩建,与总体规划的相关规定存在冲突。
中央机构多在原地扩张,加剧了单中心城市结构的矛盾;中心城内,西城区启动金融街[简介 最新动态]西扩,朝阳区着手CBD东扩,丰台区兴建丽泽商务园。这些需要完成大规模拆迁的开发项目,正在更大范围地制造“进城上班,出城睡觉”的生活方式。
“目前我市中心城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去年11月,北京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赵义,就2004年版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作评估报告,“城六区内集中了全市60%以上的人口和75%的国民生产总值,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格局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新城综合功能尚显不足,产业与居住脱节状况比较普遍,没有有效发挥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
他呼吁,“必须确保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可眼下,未及全面实施的总体规划,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人进去,相片出来”
2004年版总体规划施行之初,遭遇的一大质疑是——它提出的2020年北京中心城人口规模控制在850万人以内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这一版总体规划修编之时,北京中心城内,已决定开发的住宅建筑量已可容纳1000万人口。“房子都盖好了,你还不让人去住?!”一位规划专家对本刊记者说,“中心城850万人口的控制目标怎么可能实现呢?”
“做小了中心城的人口规模,就可以做大郊区新城的人口规模了,”一位知情人士道出玄机,“这样,郊区新城就可以拿到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了。”
如前述专家所料,2010年11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披露,北京中心城人口已超过1000万人。
5月30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2010年北京1256.7万常住户籍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多达345.4万,占常住户籍人口的比例为27.5%。跨区县人户分离人口户口登记地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共140.3万人,占跨区县人户分离人口总量的76.7%。
这一情况表明,北京市的公共服务资源过度集中在中心城的状况未获缓解。
在总体规划调整城市结构目标落空的情况下,北京,这个人口已近2000万的巨型城市,将如何运转?
今年一季度北京地铁出行人数超4亿人次。“人进去,相片出来;饼干进去,面粉出来”,网民们对地铁之挤,发出感叹。如此惊人的出行规模,可能还会被既有的城市结构不断复制并“发展壮大”。
曾被赵燕菁设想为新的中央行政区的通州新城,正朝着一个人口逾百万的超级睡觉城方向发展,尽管北京市在那里安排了一个“最高端的商务中心区”,但在中心城各大商务区的同构竞争中,通州的这一处,更像是“资本的城市化”场所。
北京市水务局日前披露,全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缺水形势异常严峻。
如此捉襟见肘的资源条件,还能支撑怎样的发展规模?难道总体规划的修编,只是意味着又一场建设用地指标博弈的开始?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