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2010年,万科能否稳坐地产商的龙头宝座?这无疑是今年地产业内最乐意于“八卦”的话题。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在去年一波销售狂潮后,万科在地产业的霸主地位已然遭遇来自绿城集团的强力挑战,紧随其后的,还有虎视眈眈的保利地产等一众地产大佬。而在今年1月份的销售额增长率上,绿城则以同比7倍多的惊人增幅盖过了其他地产巨头,其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锐气不禁令业内浮想联翩:莫非地产业老大的“巅峰对决”会提前至虎年上演?
规模龙虎斗
在去年第四季度异军突起,一举以510多亿元拿下地产业销售额第二把交椅的绿城集团,今年的开局同样咄咄逼人。
绿城集团最新发布的销售简报显示,1月份,该集团销售额为人民币2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高达745%,共实现合同销售面积(不包括车库、库房)13.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334%。截至2010年1月31日,集团尚有人民币12亿元未转合同的协议销售额。
除了上述数据外,一则隐含的信息也令业内非常关注:简报还显示,1月份绿城集团共有11个新项目或项目分期推出新房源销售,总推盘面积约14万平方米,而该月份销售面积就达到13.8万平方米,这意味着,尽管政策风声日紧,但绿城集团的产品却依然保持旺销的势头。
绿城集团那逼人的锐气,矛头显然直指“老大”的宝座。此前,绿城集团的掌舵人宋卫平多次在多个场合,隐语或者直白地表达了对万科多年稳坐的地产业头把交椅的觊觎,而最终决战的时间,宋卫平曾将其定为2011年。不过,如果绿城集团的这种销售势头能够持续,那这场巅峰对决的时间,就可能提前至今年。因为,虽然都在奔跑,但万科的速度明显比绿城慢了许多。
万科2009年销售额达634亿元。公司发布的1月份简报显示,1月份公司实现销售面积为52.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为62.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3.3%和185.9%。虽然在总量上依然高于绿城,但其在增长率上却大大落后于绿城集团。事实上,绿城的高增长率也大大超越去年紧随其后的保利地产。保利地产公告显示,1月份,公司实现签约面积和签约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19.67%和141.67%。这或许能让绿城能更专注于挑战万科的霸主地位。
而让业内期待这场龙争虎斗提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在去年的圈地运动中,绿城集团疯狂砸钱拿地,储备了丰厚的“原料”:有数据显示,2009年,绿城新增土地面积为406万平方米,可建面积大约为780万平方米,其中,2009年绿城通过招拍挂方式花费的拿地金额大约为313亿元。今年1月份,绿地拿地热情不减,再度增加了四个项目计划,共耗资59.8亿元。按照宋卫平的说法,这些土地的开发,将使得绿城冲击年度千亿规模的销售额,并将在这个等级上与万科一决雌雄。
不过,对于绿城的咄咄逼人,万科的态度依旧是云淡风轻。万科总裁郁亮多次表示,万科重点将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追求质量效益增长,而万科的灵魂人物王石则数度向媒体表达了对这场规模战的“蔑视”。此外,对外界颇为关注的万科拿地策略,万科董秘谭华杰则向记者表示,拿地策略不应押注房价暴涨预期,土地是房屋开发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对万科来说仅仅是原材料。万科的土地储备理念体现了定投的概念,锁定了每期的买入金额,价格越低的时候,买入的数量就越多,在经历一次完整的周期后,平均买入成本会低于波动中轴。万科内部把握土地获取量时,是以总获取金额作为核心的约束变量。
关注着这场龙虎斗的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认为,作为绿城集团而言,放言2011年打败万科在他们已有策略里肯定是相对保守的,否则不会在时间上如此明确,所以今年绿城在销售额上超过万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他也指出,由于绿城去年新增土地储备价格较高,未来会影响其销售速度,业绩高增长的潜力会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即便其在短期内夺得销售额的头把交椅,但其持续性却会受到市场较大考验。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