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西班牙《世界报》曾经记录过一个中国程序员的生活。这个白天外表光鲜的白领,晚上的栖身之地却是一个商店楼上的违章建筑,充满汗味和臭袜子味。
他说自己别无选择:“我过这样的生活是为了能给自己买房子。”
不过,在12日举行的十八大记者招待会上,十八大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描摹了这位青年可能的另一种生活图景。他在发言中介绍说,按照中央政府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要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以及学校、卫生室、托儿所和相关设施。
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表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这也是“保障房建设”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
十八大代表、天津市委城乡规划建设交通工委书记沈东海在代表团讨论报告时谈到了这一转变,他说:“这说明我们国家对社会保障体系、以人为本的落实,不论从认识层面和制度层面都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解读说,过去商品房一度占据我国住房供应主体,而现在,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保障房,开始逐渐获得重视。“两条腿走路”的局面逐渐形成。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取消后,中国政府曾经大面积推行住房货币化政策,银行对居民住房贷款“开闸”办理。一个相关的数据是,1992年至2000年5月底,建设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总额终于超过了100亿元,但此后仅过了5个月,就一跃变成了200亿元。
从那一年开始,城镇职工逐渐告别“筒子楼”这样拥挤的居住记忆,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而房地产的蓬勃发展也给中国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改变。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几乎都能看到拔地而起的住宅楼,以及堆砌着华丽词藻的楼盘广告;土地拍卖、房屋建设,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然,与此相伴的,也包括一路高企的房价,以及“奋斗一辈子为了一套房”的年轻人。
西班牙《世界报》曾经撰文评论说,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
而现在,中国政府关于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思路,已经从鼓励的“放”转换为调控的“收”。2010年开始,国务院先后出台包括限制购房、限制二套房贷款等“空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且在过去几年大力开展保障房建设,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记者招待会上,路透社记者把问题抛给了姜伟新:“请问房地产调控成效是什么?什么时候会放松?”
姜伟新一脸严肃地简短回答:“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现在还没想放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媒体发放的材料显示,201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总体朝着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不合理需求得到遏制,供求关系明显改善,房价趋于稳定。
这一天,网络上有两条关于住房的新闻成为热门话题。
第一条新闻是关于10年前的购房者。从本世纪初中国兴起住房贷款热潮至今,最早一批按揭购买商品房的人们,即将还清房贷,过上“无贷一身轻”的日子。
第二条新闻,则是姜伟新提供的一组数字。2011年和2012年,全国分别开工建设了1000万套和700多万套保障房。至于2013年的开工量,姜伟新说,“有可能在600万套左右”。
这意味着“十二五”前3年,有2300多万个购房者摆脱了“买房”的痛苦纠结。同时,两条新闻,也刚好串起了中国地产调控政策和青年生活的10年变迁。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