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国家统计局2月底因公布“去年房价涨1.5%”引起的巨大争议延续至今年的“两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5日表示,国家统计局将改革和完善房地产价格统计制度和方法,提高房地产价格统计数据的质量。
房价问题近年来受到全社会关注,其涨跌起落一直有两套数据流行于市:一是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二是各类研究咨询机构发布的数据。前者公布的数据有时争议不小,而后者的数据由于存在商业利益关联,也常让人将信将疑。房价数据“乱花渐欲迷人眼”,公众的疑惑由此挥之不去:到底该信谁的?
统计局数据有待改进和完善
今年2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统计公报称,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上涨1.5%。这个数字因与人们对房价上涨过快的真实感受大相径庭,一经公布便引起社会质疑,批评之声不绝于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杨红旭表示,“1.5%”的全年涨幅让人感觉偏低。如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2009年全国房价涨幅甚至创下2002年以来的七年新低。
他说:“国家统计部门有一套体系化的统计方法,不要说对于普通民众,就是我这样经常使用、分析其数据的研究人员也无法了解、或者没有能力搞清楚其内部运作机制。我们不应随意质疑其科学性和严谨性,但2009年全国房价1.5%的涨幅难以让人信服。”
有统计界权威人士把这个数字与人们感受的差异主要归咎于技术性原因:首先,这个数字是2009年与2008年相比,是个全年的平均数。去年1——4月,房价是下降的,5月之后开始上涨,并不断加快,但平均下来,全年的房价就降低了。此外,地区差异和房屋类型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但即便如此,也不排除统计本身的原因,因为数字采集的过程是调查队向开发商要的。也就是说,这并非是实际交易的价格,而且提供数据的还是部分开发商,是抽样的结果。
市场机构数据:利益关联背后的真假疑问
近年来,除了统计部门公布的官方数据外,不少市场化研究机构也会定期通过各种渠道公布关于房地产市场的统计数据。蹊跷的是,两者数据常常不一致。比如,上海市统计局公布了1月上海房价的统计数据:1月份上海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8%,其中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0.2%,但没有公布成交均价。而一家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上海1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9953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6%。一时真假难辩。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