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位于石景山麻峪的第三代“胶囊公寓”,是黄日新投资近五万元建成的。但由于概念过于新颖,再加上选址偏僻,求租者少之又少。开张不到半年,黄日新就因为入不敷出要将“胶囊”拍卖。
五万元的投资,作价1000元拍卖,换来的只是流拍的结果。2011年1月4日的拍卖会上,面对记者镜头,黄日新一脸无奈。
思考了4个月后,黄日新要将“胶囊”无偿捐献给公益单位。今天上午,他在位于石景山的家中宣布了这个决定,但目前尚未找到下家愿意接收。
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精力的“胶囊”只落得个“白给”的下场,但黄日新还是推出了第五代“胶囊”。
黄日新邀请热心公益事业的单位和个人,出资兴建这种“适合城市弱势流动人口居住”的第五代“胶囊”,他表示会在“胶囊之路”上坚持走下去。
名词解释
胶囊公寓:2010年3月,8间“胶囊式”公寓出现在海淀六郎庄,设计者黄日新是一位78岁的老人。此事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但此后,胶囊公寓遭到包括城市管理部门的“围追堵截”,一度“卖废品”都没有人要。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