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最近,有关房地产市场一直在争议不断,取消开发商的呼吁有之,不要妖魔化的言论也在抗争。在2007全国“两会”前后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引起过如此广泛的关注;从来没有一个产品价格的升降引起百姓这般牵肠挂肚;从来没有一种产业吸收了那么多资金及各行各业的参与。如今中国的房地产业做到了。
房地产业对政府的警示
有些地方用“土地银行”经营城市,不论是CBD还是花园广场,目标是营造城市的最高地价,获取地方政绩和利益的最大回报。不少地方房地产税收占地方税收的50%以上,在房地产价格体系中税收及土地的构成成本占房地产价格的50%以上(而国外的房地产土地和税收才占20%左右)。有些地方不惜动用规划力量进行圈地运动,如此而为,各种矛盾的出现也在情理之中,更有甚者为了获取更高的地价、更舒适的城市环境,建议驱赶低素质人群。城市经济不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支撑的吗?20年前的国人,谁富谁穷?多数国人都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由穷变富,由低素质到高素质,尚未完成这一过程的人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与扶助,更应运用社会保障体系帮助他们……
矛盾的出现与城市土地是面对什么样的人群有关,很明显在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里,为富人盖房利润回报更高,房地产与地方经济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见一斑。如此拔苗助长式的GDP的高速增长,一旦崩盘,后果不堪设想。
房地产业对开发商的警示
一个时期以来,呼声最高的是“中国房价还得涨10年、20年,房价要涨好几倍,因为中国有不断扩张”的真实需求:一是从现在的挤破头买经济适用房的现象就可看到现在的真实需求远未满足;二是从每年超过1.5%城镇化率看人口增长、住房需求增长。若再加上所说的“住宅市场化,经济适用房要取消”,无异于广为告之“地产市场空间还很大”!这是犯了路线错误。看到有利可图,大家就一窝蜂全上。很多产业产品已有深刻教训。真正做到产品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并提升市场占有率、确保产业能稳定发展,应该是聪明的房产商追求的目标。一碗饭就想吃成胖子、误导消费者、奇货可居是极愚蠢的。过高的利润及供不应求的假象会引来更多的问题。君不见联想、华为、国美进驻地产业,奶业大腕涉足地产业,真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他们眼红开发商的暴富,恨不得“拆了厂房、捣了机器、赶走了工人、变性了土地”而加入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开发中……此情此景,喜乎悲乎?争食中损失的乃自家元气,显然非明智之举。而一个社会,就如同一个大家庭,各成员都需要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方能均衡、全面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努力做好自己的行业,使“餐桌上有我们产的可乐;路上有自己品牌的汽车;数码产品不会死光光;三黄鸡比得上肯德基……”可能会更好。
中国的城镇化扩大需求居住空间,这是一个事实。而它果真首当其冲成为现今预期的高房价的一个支撑点吗?解决这样一个供需关系的方法应该是增长供给满足需求,而不是以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姿态出现。
房地产业对银行的警示
新一轮房地产经济中,银行的贡献可谓巨大,不论是其对开发商建设贷款的强力支持,还是引导百姓的银行按揭消费,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从2003年,央行就意识到了风险的存在。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央行曾就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要求下发各地方银行机构,可惜在地方商业银行过分依赖当前房贷获得利润的利益驱使下,在多方强(方强博客,方强新闻,方强说吧)大利益抗衡下,央行加息对人民购买力影响并不大。
三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在55%以上,这意味着中国房地产业的风险交给了银行,而银行的风险最终是要由整个社会来承担的,这是极不公平的事,故央行建议取消预售制度。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7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比上月低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持平。国六条、国九条的调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明显的效果,到2007年第一季度,北京房地产的价格上扬难道不意味着金融的风险也在增加?人民币增殖的压力在房地产业由于外资热钱的进入也同样是一个警示。
房地产业对民众的警示
中华民族对住房的钟爱程度远远超出了世界各国人民,倾囊所有也要居上其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购房群体。买房愿望是好的,而超出自身购买能力,提前加速消费,不惜搜尽一切可利用资源(包括父辈一生的积蓄)加入购房大军,加大供给与需求间的不平衡,一方面推动房价不合理上涨,二来参与造就了自己的“负翁”绝对值量,这是得不偿失的。
房地产投资者就绝对没有风险?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买房子投资的人目前似乎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房地产业对专家、学者的警示
在这场房地产博弈中,房地产业内人士、各领域专家和学者辩论声从没间断,惊人之作漫天飞舞,惊人之语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实事求是,都必须追求真理。非专业的个别“专家、学者”,是不是也有发言权?社会和房地产业是否都有一个公平对话的机会?所谓用“外行”、“非专业人士”来阻止民众及长期关注地产业的人士的发言权是否不当?难道社科院不是研究房地产领域的人士就不可以说话了?
博学之士,修书立著当时,更该谨记一个道理就是“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在房地产行业上,不单是国计民生的问题,更是考验一个人的良知与责任!
房地产对舆论传媒的警示
1998年以前,整个传媒业宣传的都是房价太高,政府税费太多,百姓心理越跌越不买,面对通货紧缩,中央采取减免几十种税费政策以拉动经济。随后,房地产经济起飞,房价要涨之声不绝于耳,百姓越贵越买,越涨越买,直至七部委新政出台……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至少占有50%以上的舆论力量。这个时代,媒体是肩负民众和政府沟通的不可缺少的纽系,只有客观的报道不同方面的声音,不同人士的观点,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会进步,才会少走弯路。
此轮房地产经济,若不能从各方得到有效治理,问题早晚会出现的了。对于民众的耐力、对于政府的信心、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非同寻常的问题。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