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连日来,“北京点名清理79个小产权房项目”的消息再次吸引了公众对小产权房命运的关注。然而,一次次“严厉清理”后的无果而终,以及全国其他地方小产权房依然购销两旺的事实,却让不少人毫不避讳地“看空”这次清理的结局。这一情况,既促人深思,也让人尴尬。
北京此次对小产权房项目进行清理,涉及79个项目,动作可谓很大。但在全国其他地方,小产权房却依然红火。在深圳,一些尚未竣工的小产权房楼盘已销售过半。在辽宁、山东、江苏、广东等一些地方,小产权房变身“农业生态房”、“养老公寓”、“旅游地产”、“会员制农庄”等,通过“以租代售”、“使用权代替产权”、“荣誉村民”等方式换装入市。这边在严厉整顿,那边却是入市正酣,如此鲜明对比景象,不能不说是一种怪象。
小产权房从起步、发展,一直到今天这种“难以收拾”的局面,本身就是极大的尴尬和讽刺。其间,相关部门严苛的“清理整顿”之声从未断绝,但如何清理整顿,却从未有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跟进。如此一来,“清理整顿”喊得多了,“狼来了”的心理效应不可避免地在公众、开发商甚至地方政府人员中形成。
按照既有规定,小产权房违法违规显而易见。相关部门喊着“清理整顿”却投鼠忌器,一定程度上出于对已经购买小产权房甚至已经入住者权益的顾虑。但当顾虑成为常态,甚至演化为无所作为和不能作为,小产权房自然就会滑向管理失控而愈演愈烈。
应当看到的是,在小产权房已经存在的这十来年时间里,全国不少城市都经历了商品房价格的迅猛飙升,令广大购房者望房兴叹。有限的保障性住房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小产权房为解决“夹心阶层”的居住难题,发挥了积极作用。或许正由于此,有关部门让公众“别买小产权房”的告诫,才显得如此的苍白乏力。
作为成熟的市场行为人,小产权房风险需要由购房者自己承担。如果说小产权房土地使用权的随意变更、没有大产权是购房者的一种风险,那么,有关小产权房的政策与执行错位,无疑是小产权房更多相关后来者必须面对的另一种风险。如何避免小产权房所遭遇的“清理整顿”被一次次错误解读,既对小产权房疏堵结合,又允许基于市场化的多样化供给来满足多元化的住房需求,都是小产权房问题留给人们的重要启迪。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看房路线: |
版权所有 © 2009 烟台龙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鲁ICP备05034347号)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三水商务大厦1815室 电话:0535-6666806 全景统计
网站合作伙伴:烟台装饰协会 山东房地产网 莱山房产交易中心 网站法律顾问:山东百灵律师事务所